知“家底”懂“行情” 跑出創效加速度 ——記“榜樣一公司人”高峰
開源節流是工程項目盈利的法寶,也是企業全面深化改革、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,近年來,我們身邊涌現出了一大批“知家底”“會經營”的先進人物。本期,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”榜樣一公司人“成本管理“能”者——高峰!
知“家底”懂“行情” 跑出創效加速度
——記“榜樣一公司人”高峰
他,知“家底”對項目成本一清二楚;他,懂“行情”對二次經營尤為重視;他經常跑工地、跑業主、跑設計單位,跑出了項目增效的加速度。他就是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峨米項目總經濟師高峰。
31歲的高峰,在主要負責峨米項目的責任預算編制、驗工計價、變更索賠管理、勞務合同審查及結算管理的同時,肩負著之前負責的3個收尾項目的清算任務。十年的風雨歷練,他從一名測量見習生到項目總經濟師,雖然職能在轉換,但思路清晰嚴謹,工作求真務實是領導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。
峨米項目總經濟師高峰
開源節流創效益
高峰常說,項目創效增收的關鍵就是要把握住“開源節流”四個字。“開源”就是要扎實開展項目創收策劃;“節流”就是要強化成本管控。
2016年4月,高峰調任峨米項目部總經濟師。峨米項目位于四川省涼山州,全線位于兩山之間,施工綜合難度大。全線三跨既有線、五跨安寧河,安全風險點較多。自項目開工以來,在他的日志上,寫滿了變更索賠的酸甜苦辣,既要參與資料的修改,又要和與業主進行談判,有時為了一份資料的修改、一個變更理由的推敲,常常加班到深夜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認真完成了項目責任成本測算及二次經營策劃工作,按照清單章節一共梳理出28個大項,并多個項目已經立項。
既已開源,經營管理就必須節流。節流就是要千方百計想辦法為企業降低成本,節能降耗,達到用較少的錢辦很多事情的目的。成本分析更是高峰的“拿手活”,他把搞好項目月度經濟活動分析作為項目創效降耗的重要工作來抓。經濟活動分析經常化,助推項目創收增效,規避防范經營風險,通過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問題,調整對策,確保項目安全健康運行。特別是在材料消耗虧損原因的推導和分析上,通過切實可行的措施,從而控制材料虧損,降低項目成本。
精打細算出成績
高峰作為工經系統的業務骨干,日常工作中,既要巧妙地處理工隊、監理、業主等外部關系,又要潛心研究工程圖紙、深入項目施工現場、詳細核算成本效益。
2011年,他率先完成盧寧項目的預算任務,通過多次與監理、業主、省定額站協商后確定了隧道總價,為項目贏得不少的凈利潤。在后期材料調差過程中,通過綜合考慮各項材料單價漲幅,充分結合項目自身施工實際,將主要調差點放在了鋼材、柴油、水泥、碎石、中粗砂上。同時在施工期間中,多次與物資部溝通,就材料發票如何開取交換意見,為后期調差工作做好準備,確定調差金額,有效提高了項目盈利水平。在鄭盧高速西段13個標段月評比中多次獲得第一名,累計獲得業主多項獎勵,為信譽評價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2014年高峰調任濟祁項目工作期間,同時兼任盧寧項目工經部部長。土方施工是濟祁項目全線重難點工程,面臨著取土場征地難、土質含水比例大、整平碾壓周期長這三大難點。他帶領工經部人員迎難而上,群策群力,共上報變更批復48項。其中在后期下穿高鐵防護變更中,通過各項經濟比選和高強度的與業主談判,確定變更總金額,做到變更利益最大化。在2014年至2015年,全國建筑材料單價下浮,按照合同要求如果進行材料調差,業主將扣回大部分差價。為此他多次與業主、監理聯系,做了大量基礎資料,最終確定材料調差正負相抵后,不扣任何金額,間接性的為項目賺回了利潤。
注重學習強素質
在全面推進工程精細化管理中,高峰不斷強化學習,對精細化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。他說:“精細化管理要在‘精’和‘細’上下功夫,精就是工作業務精通,精益求精;細就是每件事要注重細節,細節決定成敗。只有達到這兩點要求,沒有完成不了的工作,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”。堅定、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對精細化管理的理解和實踐。
在項目施工中,勞務隊伍的選擇是能否按期完成施工任務的關鍵,而合同的起草、談判、簽訂更是直接關系到項目與企業利益。在項目組織隊伍進場后,他能夠嚴格執行精細化管理要求,做好所有隊伍必須先簽合同后進場工作。從勞務隊伍確立到合同簽定,這個流程看似簡單,實則不然。按照制度把好“準入”關,是能否遴選出更合格隊伍的關鍵。
項目各項合同談判,是一場智慧與耐力的角逐,為了確保項目部的利益,高峰做了大量的工作。他心里清楚,“合同談判的關鍵在于合理、合規、合法,把握住以誠待人、數據詳實、掌握主動的原則,就能達到預期的目的”。在進入峨米項目后,由于西南地區地質復雜,工隊普遍要價較高,他與某勞務隊伍經過數十輪艱苦談判,斤兩必就,錙銖必較,以詳實的市場調查數據為依托,為企業利益據理力爭。
與勞務隊伍談樁基合同
目前峨米項目工經人員少,下屬三個分部的工經人員均為見習生,他便經常組織人員學習業主及各類施工合同、2.0系統操作,讓員工們熟悉鐵路額定及組價,完成各項勞務招標工作等,在這傳幫帶的過程中,見習生們快速成長為業務能手,目前基本都能夠獨擋一面。
參加工作十年來,高峰默默地用行動告訴大家并告誡自己,那個頂著40度高溫跑現場、搞測量的“優秀見習生”一直這樣努力著,那個熬夜鉆研、為項目挖潛增效的“先進個人”一直這樣付出著,優秀的品質,一直都在。